beat365官方网站
202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2024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加强对2024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使各环节的工作科学规范,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根据《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努力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根据《关于做好202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beat365官方网站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我院202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和答辩委员会。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张峰
副组长:冯治东
成 员: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
(二)答辩委员会
主任:院长
成员:教学院长、教研室主任、答辩小组组长。
领导小组依照学校文件由以二级院长为组长,成员由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和教学秘书等,负责本院相关组织和管理工作,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过程管理。
二、管理模式
2024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采取线上方式进行管理,学院协调完成。系统管理员和指导教师登陆“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准备、师生双选、过程管理、评阅、答辩、推优等各环节的工作,实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无纸质化过程管理。
三、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及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应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对选题与生产、社会实际结合紧密的论文,应安排“双能型”指导教师,或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聘请企事业单位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基础教育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原则上每个教师指导人数不超过10人。
2024届毕业生252人,安排指导教师35人,不足部分由领导小组统筹、专业负责人协助落实聘请有资格的校内教师或校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四、职责分工
(一)领导小组职责
1. 落实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和部署,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制定本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质量标准和其它具体措施;
2. 布置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动员;
3. 审核本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资格和指导学生人数,及时对开题工作进行总结;
4. 定期检查本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组织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听取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汇报,从开题、中期进展和答辩等各环节给予指导。
5. 成立答辩委员会,组织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工作,审核本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组织专家对有争议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复评;
6. 评选、推荐本学院各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
7. 对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自评、总结,填写有关统计数据和表格;
8. 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及其相关资料的归档工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 负责起草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方案和相关工作文件。
2. 负责组织召开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
3. 负责组织学生开题和结题答辩。
4. 负责协调推进、督促检查线上线下工作。
5. 对接教务处督促各专业主任按照毕业设计的时间进度安排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6. 协调学院资源协助专业主任落实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具体任务。
7. 负责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质量标准、答辩评分标准、答辩操作流程及工作要求。
8. 负责向教务处提交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各级各类资料(含各类表格)。
(三)专业负责人职责
各专业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其主要职责如下:
1. 依据学校和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规定,组织教师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命题、审题工作,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报学院审核;
2. 组织指导教师、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
3. 审查指导教师填写的《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检查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情况;
4. 召开指导教师会议,就指导要求、日程安排、评阅标准等形成统一认识和要求;
5. 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质量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定期召开指导教师工作会议,及时解决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6. 成立本专业答辩小组,负责学生答辩资格审核、答辩、成绩评定和向学院推荐本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7. 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的要求,定期对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进行考核、检查;
8. 总结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汇总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交学院归档。
(四)答辩委员会职责
1. 负责协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指导答辩小组开展工作。
2. 负责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水平进行评定,对各答辩小组的评定成绩进行审核,形成答辩委员会意见。
3. 负责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4. 负责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总结。
(五)指导教师职责
1. 指导教师及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应由讲师以上职称
2. 的教师担任。对选题与生产、社会实际结合紧密的论文,应安排“双能型”指导教师,或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聘请企事业单位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基础教育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
3.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 人。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要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进度和质量,安排足够的时间、次数与学生交流讨论,且有指导记录;
4. 指导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学术作风;
5.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选题、开题、撰写等,要根据学校和学院确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程安排指导时间,保证指导质量,指导学生准备答辩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等。
(六)学生职责
1. 学生应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2. 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设计,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展,主动寻求教师指导,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和有关人员的指导和检查;
3.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严禁抄袭他人成果、伪造数据、论文买卖等行为;
4.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一般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时,请病假要有医院证明,请事假要经指导教师同意,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学生缺勤(含病假、事假)累计超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间1/3 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须重新补做;
5.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学生要遵守所在单位有关规章制度;
6. 严格执行工作进度安排,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按《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及其它相关要求,按时、按量、规范地完成任务;答辩后,学生应整理好各种资料,及时呈送给指导教师。
五、时间安排
(一)工作启动
1. 2023 年12 月10 日前,调研、论证、审议《202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方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
2. 2023 年12 月30 日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动员及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毕设系统账户(包括教师和学生)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3. 2024 年1 月10日前完成2024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工作。
4. 2024 年3 月5 日前完成2024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工作。
5. 2024 年4 月20日前完成2024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
6. 2024 年5 月26日前完成2024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成绩评定等工作。
7. 2024 年6 月10日前完成2024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归档和总结工作。
(二)任务下达
2024年1月10日前,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给每个学生,领导小组成员审查课题内容与深度是否满足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同时系统管理员和指导教师登陆“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完成该时段的线上工作。
(三)开题答辩
1. 任务书下达之日至2024年4月30日前,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撰写,完成开题答辩审核。
2. 2024年5月10日前确定开题答辩老师和组长,组织本系分组实施开题答辩,未通过的学生最迟在5月20日前完成二次答辩工作。开题通过的学生根据任务书和工作计划,开始课题的研究。
(四)指导与答辩
1.指导及督促检查:2024年1月10日-2024年4月30日。
其中:中期检查时间为2024年4月1日-30日。指导教师将中期检查结果提交专业教研室,并对进度滞后的学生列表汇总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2.成果评阅审核及提交成绩:2024年5月1日-5月10日。
2024年5月1日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定稿、并交指导教师预审;2024年5月5日前完成“查重”检测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答辩小组组长分配本组评阅老师,并组织成绩评阅,2024年5月10日前各评阅教师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评阅。
3.答辩分组及成果答辩:2024年5月15日-5月19日。
答辩委员会主任确定本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教师名单和答辩组长,组织实施毕业成果答辩工作。其中: 5月18日前组织第一轮成果答辩;第一轮答辩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于5月22日前完成修改,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完成评阅,提交答辩小组安排第二次答辩,如果还未答辩通过则延迟毕业。
4. 推优答辩:2024年5月24日
结合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以及本人申请和指导教师推荐情况,进行院内优秀毕业论文公开答辩,择优向学校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五)资料归档
2024年6月10日之前,答辩委员会、完善信息统计表、专项工作总结等资料,并将毕业设计(论文)信息统计表、质量分析和专项工作总结资料提交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提交至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整个学院工作总结并汇总提交教务处,并将院内存档资料完善好提交至学院办公室存档。
六、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每学年秋季学期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专业教研室主任、高级职称教师组成。
(二)确定指导教师及出题
每学年秋季学期由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确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人选。毕业设计课题由指导教师提出或学生自选,结合专业特点,各专业提出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数量必须大于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学生人数的20%;并且各院系集体审核后确定为该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学生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的,课题由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提出或学生自选。自选课题或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提出的课题须经过专业负责人审核,报学院备案后方可执行。
毕业设计课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1. 必须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本专业基本教学要求,使学生得到本专业全面综合训练。
2. 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联系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或社会实际,增加课题应用价值;实际题目不足时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以生产实际及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自拟课题;各专业综述性选题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0%,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研等实践中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不少于60%;
3. 体现多样性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鼓励教师拟出专业和学科交叉渗透的题目,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深度、广度和难易度要适当,既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完成任务,又要使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5.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注意与往届题目的雷同问题,原则上要求与往届的重复率不超过30%。
(三)选题开题工作
选题工作应采取双向选择的原则,保证每个学生选定一个课题。学生在开题前应根据指导教师所下达的任务书要求广泛收集与自己选题有关的资料,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教研室、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课题选定后,由指导教师撰写毕业设计任务书。
1. 指导教师填写《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时发给学生。任务书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来源、应完成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成果形式、进度计划等。
2.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拟定的任务书,在查阅相关资料后遵照教师要求填写《榆林学院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根据毕业设计的时间进度安排组织开题报告会。
3. 开题未通过的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由各系组织重新开题。
(四)毕业设计过程检查
为确保毕业设计质量,使其真正达到预期目的,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过程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检查,配合教务处、督导组不定期检查或随机抽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前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设计安排是否合理。
2. 中期:着重检查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各教研室应有书面检查纪录,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要向教务处上报中期检查情况。
3. 后期:检查答辩的准备工作,根据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材料、实验数据及软、硬件等成果进行验收。
(五)评阅及答辩资格审查
1. 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应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认真地评阅,填写《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撰写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题目的理解以及研究或实验设计方案、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正确性;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论文)内容的正确性、结果的实用性及是否有创新点;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包括文献资料应用及外文翻译数量、质量)、工作态度及科学作风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水平、格式规范;总体水平评价,是否同意提交答辩等。
2. 评阅教师评阅
1)评阅教师必须具有指导教师资格。
2)各答辩小组在答辩前组织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评阅教师填写《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撰写评阅教师评语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对题目的理解以及研究或实验设计方案、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正确性;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论文)内容的正确性、结果的实用性及是否有创新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饱满程度(包括文献资料阅读、应用及外文翻译数量、质量);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水平及格式规范;总体水平评价,是否同意提交答辩等。
3)根据所评阅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以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主,准备不同难度的问题,在学生答辩时提问。
(六)组织答辩
1. 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由学院组织的答辩工作。答辩前,各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通过答辩资格审查后的学生方可参加答辩。
2. 答辩前,成立各专业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在答辩前张榜公布,各答辩小组同时公布答辩时间、地点。
3. 各专业成立若干答辩小组,每组3-5人,设组长1人,秘书1人。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讲师或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科技人员)人员担任。
4. 每个学生答辩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其中学生汇报时间一般为5-10分钟,答辩教师提问及学生回答10-15分钟。自述内容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背景、主要内容、结论及改进意见等。
5. 答辩小组成员在答辩时,除了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提出质询外,还可以考核有关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
6. 答辩小组在答辩完毕后,给出答辩评语及答辩成绩。
(七)评定成绩
1.评定方法
1)各学院可使用学校制定的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表评定学生成绩,也可依据学校的评分标准,制定符合本学院各专业特点的评分标准评定学生成绩;
2)校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照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40%、评阅教师评定成绩占20%、答辩小组评定成绩占40%的权重确定其总成绩;在校外完成、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照校内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20%、校外指导教师占20%、评阅教师评定成绩占20%、答辩小组评定成绩占40%的权重确定其总成绩。
3)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成绩由答辩委员会审定,审定时应考虑整个专业成绩的平衡,原则上毕业设计(论文)的优秀率不超过20%,良好率控制在40%内,其余为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2.评定要求
1)应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及答辩情况为依据,坚持标准,从严要求;
2)对学生上交材料和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考虑;
3)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应予以充分注意。
3.评定标准
(1)优秀(90-100 分)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工作刻苦,态度认真,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
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各项任务,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立论正确或设计方案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并且有一定创见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4)概念使用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5)书写工整,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图表和图纸制作规范,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6)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准确;
7)论文答辩时,能简明和正确地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准确深入地回答主要问题,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良好(80-89 分)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工作刻苦,态度认真,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表现良好;
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任务,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立论或设计方案正确,理论分析得当,解决问题方案实用,结论正确;
4)概念使用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5)书写工整,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图表和图纸制作规范,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6)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准确,使用计算机能力较强;
7)论文答辩时,能简明和正确地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准确地回答主要问题,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中等(70-79 分)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工作较刻苦,态度较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一般;
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任务,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
3)立论或设计方案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方案较实用,结论正确;
4)概念使用正确,语言表达通顺,条理比较清楚;
5)书写工整,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图表和图纸制作规范,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6)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基本准确,能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
7)论文答辩时,能正确地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比较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4)及格(60-69 分)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能够基本遵守各项纪律,表现一般;
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全面地完成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任务;
3)立论或设计方案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案有一定参考价值,结论基本正确;
4)概念使用基本正确,语言表达通顺,条理较清楚;
5)书写比较工整,写作格式规范,基本符合有关规定,图表和图纸制作规范,基本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6)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基本准确,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
7)论文答辩时,能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在答辩教师启发下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5)不及格(59 分以下)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态度不够认真,有违反纪律的行为;
2)理论分析、设计方案有原则性错误,或结论不正确;
3)概念使用有不正确之处,语言表达不通顺,条理不清楚;
4)书写不工整,写作格式不规范,不符合有关规定,图表和图纸制作不规范,不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5)原始数据搜集不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不准确,不能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
6)论文答辩时,不能正确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经答辩教师启发仍不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7)学术道德规范不满足学校要求的。
(八)质量监控
1. 毕业设计(论文)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各个环节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并及时将意见反馈给指导教师。各环节应符合本环节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才可开展下一环节工作。
2.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发现论文存在着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及时要求改正。学院应在论文定稿提交之后组织检查,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须责令学生重写,并对该生及指导教师提出批评。
3. 学校在学院自查基础上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抄袭检测,对发现有严重抄袭、剽窃等行为的,根据抄袭、剽窃性质,酌情给予责令修改论文、延期答辩处理。
4. 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质量抽查,对于抽查结果为不及格(或<60 分)的学生,给予责令修改论文,延期一学年答辩的处理。
(九)归档总结
1. 整理后的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郑重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注释(可选项)——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可选项)。
2. 毕业设计(论文)及其它相关材料组成及整理顺序:装订成册的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书——中期检查表——教师指导记录——答辩记录表——成绩评定表(包含续表一、二)——图纸、计算资料、实验报告等。
3.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用表及文件的存档要求
1) 学院学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及作总结;
2)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材料,学院答辩委员会材料,答辩小组分组材料;
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表。
七、其他
其他未尽事宜、说明和附件,参考《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修订)》执行。